嫉妒是一種令人矛盾的情感。它既能激勵我們向他人學習,也能讓我們感到深深的焦慮和不安。這些年來,我對嫉妒的理解不斷演變。
曾經,嫉妒讓我看清了自己想要成為的人,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開始意識到一個真相:
嫉妒其實源自自卑心理,我並不是真正想追求我所嫉妒的,我只是怕輸、怕比不上別人。
在聚光燈下的同事
讓我分享一個故事。我的同事小愛總是表現得非常優秀,辦事效率極高,並且擁有令人欽佩的情商。她非常懂得察言觀色,
多次在我們還沒明說的情況下,主動提供幫助。她不僅深受老闆的青睞,也成為同事們心中的楷模。
然而,每當老闆在會議中讚揚小愛時,我卻感到自己如同站在聚光燈旁邊的陰影裡,黯然失色。
老闆幾次暗示我應該效仿小愛,這讓我感到深深的羞辱和壓力。被老闆當眾貶低後,我內心的羞辱感、憤怒和無助不斷湧現。
那段時間,我更加努力地工作,試圖證明自己的價值,卻陷入了身心俱疲的境地。
完美的背後
有一次,公司邀請心理師分享與焦慮相關的工作坊。過程中,為我們進行焦慮測試,結果出人意料:小愛的焦慮指數是全公司最高的。
我原本以為,像她這樣完美的人應該不會感到焦慮,卻沒想到她在背後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。
小愛分享道,她的父母從小對她非常嚴厲,任何事都必須達到他們的高標準,否則就會受到懲罰。
這種經歷使得小愛在成年後,依然對完美和無錯誤有著深深的恐懼。她的焦慮成為了推動她努力工作和追求卓越的主要力量。
這讓我開始反思,完美背後的推動力究竟是什麼?而我在追逐完美時,是否也忽視了內心的需求?
情緒底層的渴望
隨著內心的探索,我發現不安的情緒源自於一些深層的限制性信念:我不夠好,我不值得被愛,我無法獲得認同。
這些信念驅使我不斷追求外在的認可,試圖填補內心的空洞。然而,這種模式只會讓我陷入更深的焦慮和不安。
這些限制性信念又是怎麼來的呢?人在童年時期,沒有“我”的意識,我們必須透過與他人互動(尤其是父母)建構自我。
我們透過父母給予的獎勵或懲罰理解自己的行為正確性,並在過程中形成對自己的認識。
例如,當我考獲好成績時,父母和老師稱讚我是個好孩子、好學生,我便認識到原來好孩子、好學生會讓父母和老師喜歡。
久而久之,也形成了一個「只有考到好成績,我才值得被喜歡」的限制性信念。
這讓我想到一本書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》提到的三種人格:
兒童自我、父母自我、成人自我,這些並非真實角色,而是每個人心中都有的內在狀態。
心理學家Eric Berne認為這些狀態都是可具體被觀察的。
理解自己的三種心理狀態(PAC模型)
#1 父母自我 (Parents)
父母自我狀態是我們從父母身上學習來的思維、行為模式和價值觀。在這種狀態下,我們可能會表現出權威式、命令式或控制式的行為,
要求自己或他人達到某些標準或條件。這些反應源於我們內心深處對權威的認知和對規範的依賴。
#2 成人自我 (Adult)
成人自我狀態則是指我們在成年後所培養出的理性思維和應對策略,能夠平衡童年與父母自我狀態的影響,做出符合現實情境的決策。
在成人自我狀態中,我們能夠冷靜地分析情況,不被過去的經驗所左右,從而更有效地處理當下的問題。
#3兒童自我 (Children)
兒童自我狀態是我們童年時期形成的情感和反應模式。這種狀態可能包括天真、依賴、好奇心、喜悅、憤怒或悲傷,
反映了我們在早期經歷中所學到的感受和行為反應。
在兒童自我狀態下,我們可能會像孩童般直接反應,而這種反應通常不經過深思熟慮,容易受到情緒驅動。
比如,當我們感到被忽視或不被理解時,可能會表現出憤怒或傷心,這正是內在的兒童自我被激活了。
如何不在意他人評價?
隨著我逐漸了解這些內在狀態,我開始審視自己的行為模式,發現自己只藉由他人認同來獲得自我價值感的行為,與兒童自我狀態相似。
我試圖改變自己,期待能夠像小愛那樣優秀,以此獲得老闆的認同和喜愛。
多年來,我逐漸明白,尋求他人的認同並非壞事,但它不能成為唯一的動力來源。
當我們將自我價值綁定在他人的評價上,內心的不安便如影隨形。
然而,要如何做到不在意他人的評價呢?
個體學阿德勒認為:
世界上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關係,而之所以產生煩惱,大部分與「界線」有關
也就是阿德勒提出的「課題分離」概念。
阿德勒的「課題分離」概念強調:
每個人都有自己必須承擔的責任和課題,而煩惱往往源於我們未能清楚地劃分這些課題,
過度關注他人的問題或試圖解決不屬於我們的問題。當我們將自我價值綁定在他人的評價上,
或是對他人的行為和看法過度在意時,便容易產生不必要的煩惱和壓力。
什麼是課題分離?
課題分離的核心在於辨別哪些事情屬於我們自己的課題,哪些是屬於他人的課題。
阿德勒認為,我們應該專注於解決自己的課題,而不應干涉或操控他人的課題。
換句話說,我們無法掌控他人的行為或想法,因此,我們能做的是將注意力放在自身能夠控制的事情上,
例如我們如何看待自己、如何回應外界的壓力和期待。以我與小愛的情況為例,
當老闆拿我和她做比較時,我感到內心的焦慮和不安,這是因為我把老闆的評價視為我自我價值的一部分。
我過度關注他人的課題,即老闆如何看待我,並因此感到壓力。
然而,根據課題分離的概念,老闆怎麼看待我,屬於他的課題,而我的課題則是如何看待自己,並選擇適當的方式回應這些外部壓力。
如何應用課題分離?
應用課題分離的第一步,是清楚地意識到哪些煩惱源自他人的課題,並學會放手不去干涉或過度在意。
例如,當我感到因別人的批評而煩惱時,我會提醒自己,這些批評反映的是對方的觀點與投射,而不一定是真實,我也無需照單全收。
這種覺察讓我能夠將焦點重新放回到自己的課題上——我的感受、我的目標,以及我對自己的評價。
在建立這種思維方式後,我開始逐漸放下對他人評價的過度依賴,轉而尋找內在的力量來支撐我的自我價值感。
我不再試圖改變別人的看法,而是專注於改變自己對這些看法的反應。
自我接納與界線的設立
當我開始實踐課題分離時,我逐漸發現,內心的界線變得更加明確。
我學會了尊重自己的感受,並不再過度依賴外界的認可來確立自我價值。
這不僅讓我在面對壓力和挑戰時更為堅定,也讓我能夠更好地接納自己——無論是優點還是不完美。
這種內在的轉變,讓我體會到了真正的自我接納:不再依賴他人的評價來確認自我的價值,而是通過內在的平靜與界線的設立,找到屬於自己的安定。
嫉妒的轉化:從比較到自我成長
當嫉妒退場,我不再將自己與他人比較,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自我成長上。
我學會了欣賞自己的成就,並且理解每個人的路徑和節奏都是獨特的。
嫉妒不再是推動我進步的力量,而是成為一個提醒,告訴我需要更多地關注自己的需求和目標。
在這個過程中,我真正體會到了內心的平靜。
這種平靜並非來自外界的認可,而是來自於內在的自我接納與自信。
當自己能夠設立清晰的界線,區分哪些是自己可以控制的,哪些是他人選擇的自由後,心裡感覺踏實多了,真正的安定和快樂就會隨之而來。
最終,嫉妒教會了我:成長的道路在於與自己和解,與自己的需求和渴望對話,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內在力量。
或許,這才是嫉妒的真正意義:它讓我們看見內心的渴望,並學會在自我接納中找到內心的平靜。
最後,我也很好奇獨特的你,又是如何透過情緒自我探索的呢?
祝好,
Cerys
⤷ 延伸閱讀:
0 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