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內向的你:這樣的你並沒有不好,你就是最好的你



    

你是一個內向者嗎?對於內向,你的解讀是什麼呢?

你會覺得內向者不合群嗎?還是你覺得,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?

過去我們總認為內向者偏向負面,但內向者也可以很健談、很樂觀。

內向和外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方式不同。


在忙碌了一天之後,外向者需要找一群朋友出外吃飯,從中恢復能量;

內向者則是必須一個人靜靜地,不管是看書、泡澡或是發呆都好,

只要是一個人,內向者就能好好充電,再繼續出發,這就是內外向的不同。

 

若你的另一半或朋友是內向者,請擁抱這樣的他們,

試著了解他們並不是故意不合群,

更多時候是他們認為一個人會比合群來得更在。

 

為自己貼上標籤


以下是我的故事。

 

從小我就是個話不多,很安靜的小孩。一群小孩在玩耍時,我總喜歡自己在一旁玩拼圖。

 

當時我並不知道什麼是「內向」和「外向」,直到有人往我身上貼標籤:

「她是個內向者,不會講話,很冷酷。」

 

那時的我感覺自己好像做錯了什麼,內向和負面好像掛鉤了?

別人為我貼上的標籤,我也沒撕下來,就好像它就是我一部分。

 

漸漸地,我認為自己是某種類型的人:我不懂得表達自己,我是魯蛇,

無法像外向者那樣,我的人生就只能這樣,因為我是內向者。

我們努力想活出另一個樣子,時間久了,我們也崩塌了。 


「偽外向」是我在外努力扮演的角色,只為了不想讓別人感覺自己孤僻、難相處。

但每次回到一個人,卸下重重盔甲時,內心的無助和空洞不斷向我侵襲,

直到被自己的淚水淹沒,這時候連我都討厭這個偽裝的自己。

 

想讓別人喜歡自己,卻也失去自己

曾經向朋友訴說不知道如何與不熟悉的人開啟話題,

朋友告訴我:問對方喜歡吃什麼、星座或血型,自然就有話聊了。

 

於是,我現學現賣和一個剛認識不久的朋友,問對方:

「你喜歡吃什麼?」

「我什麼都吃,不挑食。」

心理涼了一大截,我預期的答案至少有三、四句,對方可能會說出喜歡吃甜甜圈或某家牛肉麵的答案,

這樣我就能接著說下去吖!沒關係,我又繼續問:

 

「你什麼星座?」

「牡羊座。你對星座有研究嗎?」

「…」在我還沒得尷尬癌前,理智告訴我是時候終止聊天了。

 

想成為人見人愛、車見車載、花見花開的人的那一刻,我已經失去了自己。

我好像活在多數人的期待裡,選擇走進這些期待,

扮演著別人期待的角色,只為了他人喜歡自己。

 

原來我不喜歡自己

同時,我也發現一件殘酷的事實:

我不喜歡內向的自己。

 

《安靜是種超能力》書裡有句話我特別喜歡:

原來不是我不如別人,而是因為我本來就不是那樣子的人。

 

我總被安靜的自己困擾,總覺得不擅長與人交流的我是一件極其羞辱的事。

每當不知道和他人聊什麼的時候,空氣中會瀰漫著一股會殺人的氣味,強迫我一定要開口說點什麼才行。

 

多年後,我似乎也對這樣的自己釋懷了。

當我發現不知道聊什麼的時候,也不用硬聊,自在地做自己就好了。

 

曾經試過在多人聚集場合,沒辦法向前主動找任何人攀談,

我就站在一旁觀察人群,喝喝小酒,聽聽音樂自在地享受一人時光,

當你內心感覺到自在,是否與他人交流已不是重點。

 

後來我逐漸發現自己更擅長一對一深入交談。

若不得不出席大型場合,又不能讓自己隱藏起來的時候,

我告訴自己「只要跟一個人講話就好。」

有時候適時放過自己,何嘗不是愛自己的表現。

 

在一次公司聚餐,其他地區的同事見面時都熱絡地聊了起來,

我本能地後退當人形立牌,這時我告訴自己:

只要跟一個人講話就好,這一切很快就結束,沒事。

做好心理建設後,我開始“物色”只有一、兩個人的小團體,

沒想到效果出奇意外地好,在餐聚結束後,我們依然保持友好的聯繫。

 

其實在那次餐聚裡,我並沒有說太多話,我只是傾聽和吃東西,

適時地給對方回應讓他知道你在傾聽,這樣看起來,並沒有很可怕。

 

很多時候,光是「想」就會覺得事情很可怕,「做」了就會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可怕。

 

內向與外向並沒有好壞之分,它只是一種傾向,

我們都同時擁有這兩種特質,只是看兩者比例多寡而已。

 

寫在最後,

若你發現自己是個內向的人,請告訴自己:

內向並沒有不好,現在的你,就是最好的你。

好好發揮自己的優勢,別因一時的脆弱、不懂得應對而感到挫折。

 

 

祝好,

Cerys

0 Comentarios

Follow Me On Insta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