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總是用力地活著,希望自己看起來更完美。
當事情未如所願時,自我批判機制未經同意地啟動了,
接下來開始一連串的不滿意自己、
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內心掙扎,甚至不斷責問自己:
為什麼我那麼努力,卻還是沒有成為更好的自己呢?
上述情況是否在你的生活中一再重演呢?
其實,你並沒有不夠好,
也不需要用力地活得如此完美,
你只需要活得「完整」,活出你的原廠設定。
《活出你的原廠設定》是我必定推薦給身邊人閱讀的一本好書,
心理師蘇予昕以淺顯易懂的方式,
帶領讀者一步一步找出內在真實的渴望,
書中提供了許多實用練習:
如何找出陰影魔獸、與情緒對話、接納抗拒練習等等。
其中一個與情緒對話練習,
在書寫過程中讓我哭得不能自已。
哭,不是因為難過,而是我看見了被埋藏已久的自己,
這一段會在節目中完整呈現,也算是自我療癒的旅程之一。
精彩內容
作者蘇予昕分享在國二參加演說比賽,
得到第二名卻在房間不吃不喝大哭了一整天,
歇斯底里地想要得第一的心情,
直到某一天被問到「你還要贏過誰,才能快樂?」,
她不假思索說出「美國總統」,說完,就連自己都覺得荒唐。
這一段故事,無獨有偶地喚起我大學時的一段經歷。
27歲唸大學,是我人生的轉捩點,也算是我做過最瘋狂的事情
(內向者通常需要很多安全感,這對我來說已經很瘋狂了!)
記得在大一結束期末考,
每天睡到自然醒還在賴床的我計劃著如何渡過寒假時,
手機傳來訊息,打開一看是同學傳來:
「成績出來了!」
我立馬打開筆電上網查看成績,登愣~我被自己驚呆了!
這大概是我有生以來沒得過的高分和名次,
在我沉溺喜悅之中嘴角上揚就活像個裂嘴女,
此時眼角瞄到另一個神秘角落寫著:
「全系名次:第二名」,
一桶冷水就這樣從頭往下澆,
明明應該開心慶祝得到好成績,
卻在看到「全系第二」發現原來我還是不如他人,
複雜的心情油然而生。
一方面開心著從未有過的好成績;
另一方面嫉妒著為什麼我那麼努力,
還是比不過別人?
此時,我已將「要嘛就要第一,不然再努力也沒用!」信念種好種滿,
深怕它不會開花結果,定時給它澆水施肥曬太陽。
「想要第一」、「想要贏」的好勝心陪伴我渡過了大學生涯,
回頭看來那時候的我很可愛,
我不否認過去的努力,好勝心確實讓我認識到另一面的自己,
現在的我更趨向問自己:
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?
如果是,好勝心的存在是必要的。
你將獲得
- 出書契機
- 是什麼讓你感覺到一定要贏才能被看見?
- 過去的經歷如何成為我們的情緒包袱?
- 如何調整以不批判的角度看待各種情緒?
- 為什麼我們缺乏接納自己的能力?
- 接納與自我感覺良好的差別?
- 什麼是未竟事宜、如何與過去和解?
- 如何恢復原廠設定?
- 對你來說,什麼是上進心?
節目提到的書籍
《活出你的原廠設定》
寫在最後,
了解自己是一條漫長又蜿蜒的路,
但我覺得了解自己是最值得探索及投入的一條路,
照顧好自己,也等於照顧了全世界。
一起收聽更多關於內向的Podcast內容:Apple |SoundOn
祝好,
Cerys
0 Comentarios